很多人对杀猪盘的名字已经不陌生了,但你听说过“相亲杀猪盘”吗?
瞄准的,是有结婚意愿、在婚恋网站上注册,期待得到一段好姻缘的女孩们。
先是让女性交高额的会费,再一点点引诱女性购买更多服务。
但高额也是“薛定谔”的高额——有的女性消费了十几万,却还没摸到最高阶会员的门槛。
对方可能并不是想通过相亲走入婚姻的人,而是一个看上去无可挑剔的“演员”——受雇于相亲网站,通过上演一场让你心动的相亲赚取酬劳。
等到女性真的上钩,要么是相亲男突然失联,要么就是开始给女性推荐通过“内部人”才搞到的理财产品……
根据新闻报道,有的女生在这种骗局中投资过百万,最后血本无归。
令人觉得可怕的是,这些婚恋网站多是大众眼中的正规网站,更可怕的是,这是一种专门针对女性的骗局。
曾经找到不少在这个相亲网站注册的男性,不少人表示他们并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,且上交的会费平均也比女性低5000元左右。
我很好奇,身在其中的女孩,是怎样越陷越深的?而作“托”的男性,又怎么成了和相亲网站一条绳上的蚂蚱?
于是我找到了一位经历过相亲骗局的女生童心,和一位在相亲骗局中当“托”的男生曹演。
为了逼婚,爸妈装病,
34岁之前,你就经历过33岁。但我还是经常一觉醒来,感觉恐惧和不解,我怎么就34岁了?
这意味着,我竟然有将近6年,没有走入一段真正的感情。
这件事还是我妈提醒我的,自从我和28岁谈的前男友分开后,她就一直催我带个人回家。
要保证自己的生活开销,还北京房子的贷款,给自己和全家交保险,还得赚够给爸妈养老的钱。
这些压力让我变得很“狼性”,毕竟疫情期间如果不抓住最后一根缰绳,就会被淘汰。
但遗憾的是,这些特质放到恋爱的场域内,足以让男生看了就跑。
一段时间后,我就彻底佛了,完全不把恋爱放到人生计划中。
毕竟装回小女生,就会有人帮我承担我的经济压力吗?没有。
抓住一切生病机会,说自己不行了,抱不上孙子闭不了眼;
我经不起他们闹,也确实随着年龄增大,体会到了独在异乡的漂泊感,所以决定尝试相亲。
但相比去相亲角、等亲友介绍,相亲网站更能满足我的要求,我希望相亲这件事可以系统化地高效完成,我耗不动。
于是,我找到了一个知名的相亲网站,感觉这家应该靠谱有保障。
却万万没想到,这个决定让我掉进了一个充满谎言的天罗地网。
其实,在我踏进相亲机构的大门那一刻,这场骗局就已经显露了端倪。
相亲大楼里,只有我一个男生
说起来,我其实也没有面临催婚,顶多是我妈偶尔会嘟囔两句。
但对于我这项决定,我哥们都深感可惜。因为他们认为我的条件不错,不至于相亲。
北京人,有车有房,公务员工作体面还是铁饭碗,身高185cm,长相过关,研究生毕业……
可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比较无聊。平时除了看看话剧、读历史社科类的书籍,就没什么其他的爱好,不打游戏、不去夜店……
我始终认为自己作为一普通老百姓,该结婚的时候,就得结了。
我正好有大学同学在一家著名的相亲网站工作,我就找到了她。
第一次去的时候,其实有点尴尬。因为我发现这整栋楼里面,几乎看不见男的。
她们一会儿给我倒水,一会儿问我要不要吃点心,还有看起来更高阶的工作人员来一对一了解我的情况。
关于见相亲对象的频率,相亲网站也给出了他们的“专业建议”:
只是没想到,我后来竟然在不知不觉中,成了他们的“活招牌”。
入会交了12000元
好不容易有人来接待我了,但随便问了问我的个人信息,就离开了。
想到这么多女性都找不到合适的男性,我心里涌起了一阵心酸。
但这股情绪很快被压了下去——因为旁边坐的女生面前竟然放着一杯咖啡。
答案没多久就揭晓了,一个经理跑来告诉我:不好意思,她是我们的VIP会员。
会员分几个等级,最低的等级第一次缴费8000多,然后随着价格依次往上。
与等级相对应的是服务质量,包括匹配男性的质量、为你推荐优质男的频率……
说白了,多花一点,可能就是金玉良缘;少花一点,匹配的可能就是挺着大肚腩的离异普男。
来到这种地方的女孩,听到这种话术,很难不头脑发热。
据我所知,很多女孩第一次来消费都会至少交一万以上。
在一种莫名的胜负欲,和真的希望找到合适对象的愿望的支配下,我当场付了12000元。
36岁,身高181cm,体重150斤,年薪近百万,除了本职工作还在创业。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,但离异无子。
他穿一身浅灰色西装,戴眼镜,看上去很斯文,身材好,脸也不错。
我当时没想太多,觉得也合理,或者这就是人家婉拒的方式。
我成了有各种人设的相亲“头牌”

工作效率高这点,他们倒是对男女都一样。
我震惊他们的效率,却也在连着见了三个女孩后,多少感觉有点吃不消这种高频率的约会安排。
其实不然,约会对我这样比较闷的男生来说,是巨大的挑战。
每次说什么、穿什么、吃什么。尤其是选餐厅,餐厅不能太low,均消500+是基本……
“所有约会都是提前约好的,既然之前主动说要安排约会,如果不去算是违约,需要赔付一定的金额。”
这个说辞多少有些不对劲,我不能接受却也一时挑不出刺。
无奈之下,我联系了那个在这家公司工作的朋友——她帮我在系统上推迟了接下来的三次约会。
说好听了,这是“帮忙”;说难听了,就是朋友向我投下了一个“诱饵”。
朋友主动提出要请我吃顿饭,并甩下了又一个诱人的条件:
约会还可以帮我安排,接下来也不会继续收我的会费,甚至可以退给我之前交过的钱。
但我需要帮她一个忙——伪装成不同的身份,跟女生约会。
她保证,只要约会过程中我拒绝加女生的联系方式,平台就一定会“保护”好我。
朋友把话说成这样,而且我本身也有约会的需求,就接受了。
那段时间,我每隔一两周,就会以各种人设帮相亲网站出去约会,约会过程中的开销由他们统一报销。
文气大学教授、金融精英男、互联网创业新贵、婚姻受伤的实业家、不羁的艺术家、多愁善感的作家…….
我惊喜地发现,在这个过程中,我自己和女生交流的能力提升了。
但时间一长,我开始意识到,这不仅仅是“演戏”的问题——
毕竟前来相亲的女性,在相亲网站一手促成的“优质男性相亲局”中,是花了钱的。
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和不正当后,我就拒绝了这个“差事”。
他们能让我假扮各种身份的男性跟女性相亲,就能用同样的招数对待我,防不胜防。
拆穿花费十几万的相亲骗局

第一次约会后不久,我就意识到了这是一场骗局。
因为我联系相亲网站,说想再见一见上回那个男生,毫不意外,我被拒绝了。
严格来讲,其实不算彻底拒绝——如果续费,就可以指定约会。
我突然意识到,我甚至都没有做功课,就选择了这家知名的相亲网站,以往铺天盖地的广告,无形中为这家网站的信誉做了背书。
搜索引擎上打出它的名字后,紧跟的两个字让我倒吸一口冷气:
我又去了那家公司,并找借口搭讪了同我一样寄希望于相亲网站的女性。
忙于工作的女强人,有钱没闲,注重效率,于是第一次缴费就非常大手笔——5万。
从去年初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,她见过不少优质男。只是有的约会结束就拒绝加联系方式,有的加了联系方式过一段时间就拉黑了她。
但和我交了一次钱就抽身不同的是,截止到目前,她已经在相亲网站上花费了十几万。
但她希望可以在40岁前完婚,所以只要有一线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对象,她就不愿放弃。
她的选择理智与否暂且不说,但显而易见的是,渴望走进婚姻、组建家庭的女性,俨然已经成了相亲网站的摇钱树。
无论是眼前花了十几万的这位女性,还是交了一次钱就跑路的我,无一例外。
而我也是这时第一次真正地开始思考:我真的那么需要组建家庭吗?
我只是需要一个人,出现在伴侣的那个位置上,我以为这可能会避免很多麻烦。
但结果是,为了避免麻烦开始的相亲,为我制造了更多的麻烦。
因为我发现,虽然我已经34岁了,但我依然没有学会如何把目光真正放在自己身上,而这才是我当下最应该解决的问题。
同样的一家相亲平台,对待男女顾客是截然不同的两幅面孔。
他们精准地捕捉不同性别的人群,在婚恋问题上的不同需求,并加以利用。
比如,女性在性别、年龄、生育等多重问题的作用下,更容易被世俗意义上的时间钟摆左右,进而陷入婚恋焦虑。
于是,世俗意义上绑架女性的枷锁,进一步成了相亲网站获利的武器。
女性是相亲网站精心布置的“优质男性相亲局”下,那个等待上钩的鱼。
不少被焦虑的迷雾环绕的女性,一旦踏入其中就是人财两失。
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婚恋网站,一些不正规的小网站也苔藓一般,爬满了互联网每个角落。
他们掌握了大量的人员信息,并形成了一种信息垄断,想要获得信息就要收费,但单次缴费显然不是终点。
拿着双方的钱的服务者,也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,以及事情走向的把控者和决策者。
当多重身份集于一身,注定留有太多可操作、供腾挪的灰色地带。
婚恋网站找“托”欺骗女生的行为,便是这种灰色地带滋生出的其中一环。
从这点看,打着帮助适婚男女解决婚姻问题的网站,和我们见过的集体“作案”的PUA团队没有两样——
女性所有关于婚恋的焦虑,和由此而引发的一些行为,都来自一种我们没有意识到的社会教化——
因为从小就被教育做一个贤妻良母,从小就被强行放在“只有婚姻成功才是人生成功”的壳子里。
当主流叙事和人生路径皆是如此的时候,我们又如何能要求女性提防对标打造的完美骗局?
但好在,无论是近几年大行其道的“女性离婚是要被恭喜的”叙事,还是最近热搜上张天爱和古力娜扎两个女性联手锤爆渣男的爽文,都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——
夺回对爱情的掌控权,或许也会避免爱情中出现荒唐的欺骗。
走入属于自己的那条小路,哪怕它荆棘满布。 来自:她刊!
主题授权提示:请在后台主题设置-主题授权-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,授权购买:
RiTheme官网 声明:
1、我们的定位:帮用户发现想看的内容,帮内容创作者创作的优质内容被更更多人看到!
2、我们非常重视版权,所有转载内容请保留内容出处以及原作者信息。
3、因侵权内容追踪以及确认有一定难度,如您发现本站存在侵权内容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配合您处理!QQ/微信:93547942.